為什么有些同學在硬性背景欠佳的情況下,仍能夠獲得dream offer?是因為他們在打造個人文書時,有邏輯地闡述清楚了個人的背景經歷及未來規劃并完完全全地展現出一個不同于其他申請者的“人設”,最終給招生官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收獲了offer。
比如,九牛曾經幫助一位背景為國內2+2院校,本科GPA較低且無雅的學員成功收獲劍橋MPhil in Economics的offer。光看背景,該同學應該與劍橋無緣,但九牛團隊深度挖掘了同學身上易被忽略的閃光點,利用這位學員具有6年商科領域工作經驗且規劃明確的優勢,經過和學員進行多輪頭腦風暴后,一份能彌補同學硬件缺失的高質量文書材料終打動了劍橋招生官。
通過以上案例,我們不難看出文書在留學申請中的重要性!那么在商科申請中,常見的文書材料包括哪些呢?
1. Personal Statement(個人陳述,簡稱PS)
個人陳述,簡言之:展示個人特色,自我推銷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招生官也可以在PS中挖掘申請者的unique point,以及與申請項目的匹配度。
個人陳述中需要包含的內容:「教育背景」、「學術經歷」、「課外活動」、「實習經歷」、「職業規劃」以及「為什么要申請該專業」或「你為什么是這個項目最適合的人選」等。
注意*:商科生需額外注意對實習經歷和職業規劃這2部分的描述!
2. Reference letter (推薦信,簡稱RL)
推薦信分為學術推薦信和非學術推薦信,都是從一個旁觀的角度(導師/領導/業界大咖)對申請者進行的客觀真實評價,至于需提供哪一種推薦信,應視院校申請要求而定。
3. Curriculum Vitae (簡歷,簡稱CV)
招生官可以通過簡歷,快速了解到申請者的個人經歷、軟&硬件背景,以及與該專業的適配度。
簡歷需包含的內容:「教育背景」、「學術經歷」、「課外活動」、「實習經歷」等,與PS不同的是,CV對于該部分的描述應更精煉,挑重點并以吸引眼球的話術進行陳述。(此部分不需要加過多描述性語言和過多評論性言語,客觀陳述即可)
而針對研究性碩士及博士,還需要提交Writing Sample(WS)以及Research Proposal(RP)等。
↓戳一戳,詳細了解九牛問津 「學術文書寫作及修改(RP/WS/WW) 」
其中,每一個文書材料在申請過程中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打造好了每一部分,才能構造好一個完整的個人背景經歷,最終斬獲offer!而我今天主要想跟大家談談關于CV的寫作誤區。
我將以導師的角度,去跟大家說說:申請者應該從哪些角度來突出自身經歷,如何挖掘展示與申請專業契合的閃光點。希望以下的分享,能給現階段申請的小伙伴提供一些幫助~
招生辦人員在審閱申請者網申材料時,可能會先看同學在網申頁面所填寫的信息,但更有可能直接從CV入手,更直觀了解這位申請者的背景。
原因不難想象,相比于PS這類大篇幅的文字材料,CV顯得更加簡潔明了,分項列舉也能幫助招生官快速構建對這位申請者的“初印象”。而PS更著重的是不要寫流水賬,更不能跑偏!你可以用引人入勝的開頭讓老師有看下去的欲望,雖然很多大學沒有明確對字數的限制,但針對自己做過的topic展開描述就好,切忌扯的太遠。
當然,一份好的CV可以更好地吸引招生官對這位申請者做進一步的了解,從而去翻閱申請者的其他網申材料,如PS等等。
那么,構建一份高質量的CV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我為大家一一揭曉。
在CV中,比較大篇幅的內容一般會集中在科研經歷(Research Experience)和工作/實習經歷(Professional Experience)這兩部分。
因此,接下來我將從這2部分一一入手,為各位小伙伴示例常見的CV寫作誤區以該如何及時更正。
1.科研經歷
那么,科研經歷常見的寫作誤區有哪些?
其實,在我們做科研的過程中,便體現了常見的科研能力。所以同學可以先嘗試回憶和總結下我們做研究的步驟。
以商科為例,一般都是先搜集閱讀相關文獻,尋找idea以及創新點,以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借著開始從各種渠道收集數據,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結果;再根據分析結果得出研究結論,從而再展開寫作,最終完成一篇論文或報告。
因此,在研究經歷部分,大家的寫作思路可以嘗試從以上角度進行展開。
2.工作/實習經歷
這些都是一些非?;A性的錯誤,建議同學在打造自己CV的過程中要注意檢查避免哦。